2015年12月31日

致2015 2015年12月31日

今年,是我蛻變的一年,無論在事業、愛情、友情和親情上,都有不同的收穫。

離開學府已年餘,從去年的完全不適應,到現在至少能坦然面對,雖然並沒有在2014年定下清晰的目標,但自認未曾對不起這份事業。

加入意外組一年,最開心的是認識到不同的同行,每個人都是極好相處的人。對一名菜鳥而言,大家都是很願意分享的人,從他們身上真的能學到很多。

雖然自己並不是脾氣很好的女生,甚至可以說是人際關係的白目者,更經常在語爆驚人,被某毒舌喻為怪人之一。

但在我需要幫助時,同行們都願意升出援手,這就是社會新聞組記者的溫暖。嘴巴如何毒辣都好,心還是熱的。

這一年來,也漸漸認識越有來越多的警官,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希望自己不會再不自覺的情況下得罪警官啦。

此外,在公司也結交了幾個值得深交的朋友,友情大豐收的一年啦。

今年,遇到了他,一個讓自己心動的男人。他在我心目中是很好的暖男,雖然嘴巴有時很壞,但是他卻用行動讓我感覺到被愛。

在一起的這段時間內,雖曾動搖過,但我們仍走過了。心裡非常慶幸自己能夠遇上他,在幾個月的相處中,被呵護的感覺好強烈。

就算自己多不好,仍有他的陪伴。我的野蠻霸道無理,他仍無條件包容我。

現在的我堅信,愛情的魔力能讓我們繼續下去。我和他一定能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愛情模式,

雖然今年全家並沒有長途旅行,但也趁假期的時候帶了婆婆出古城遊玩。雖然短暫,但仍幸福滿滿。

家裡兩個弟弟陸續發生事情,但慶幸一切都過去了。一家人仍能齊齊整整在一起。這樣就是最簡單的幸福了。



與自己共勉之
未來不管怎樣,都需要認真的生活,因為能看到第二天的陽光,就是最好的恩賜。

2015年7月20日

致23歲的我 2015年7月20日

23歲的歲月不知不覺又要走到了尾聲,剩下一星期就邁入新的歲月。

23歲這一年,經歷的不比往年少,我終於可以大聲說,我堅持10年的夢已經達成;我成為記者了。我沒辜負那個年少的自己。

想對14歲的林佳香說,這幾年我過的很好很棒,我也完成當初你的夢。

也想對已過世9年的爺爺說,阿公我很好很棒,我成功了,一直不優秀的自己終於慢慢爬到想要的終點了。阿公,你有看見嗎?我是否是你的驕傲?

踏入記者這行不知不覺也一年了,回想起去年6月28日那天,一個人大着膽前往馬六甲星洲日報辦事處實習,在馬六甲的8個星期更加堅定自己的夢。

也感謝事業上的貴人保勝主任,因為他的推薦,我才能在實習結束後隨即加入星洲,讓自己事業正式開啟。

而走進媒體這條路,我不曾後悔。

在畢業的這一年,是長大後第一次全家乘坐飛機一起旅行;這也是4年前收到大學錄取信對自己的承諾。

而這個承諾也已實現,再次對自己說聲很棒。

也想再對自己承諾,每年都必須和全家去一個地方旅行,永不忘記承諾;當然自己也要每年出國一次,擴展自己的視野。

當然,這一年值得開心的事也不少,第一次自己規劃出國旅行的細節,從訂機票到安排住宿及行程,自己決定要走的要看的風景的感覺真的很棒。(OS:雖然有點累啦。要看太多東西了,但謝謝好友們的包容啦。)

這一次遊歷台灣比想像中的好玩,也有一段不錯的際遇,我一點都不後悔踏上這個旅途及沿途遇到的人事物。


最後,想對24歲的自己許下承諾,一定要開開心心,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願你能不隨波逐流。


與大家共勉之,與其將來後悔,不如把握當下,努力不然後悔及遺憾出現在自己生命吧。

2015年5月30日

社會新聞未必是惡訊 2015年5月30日

還記得大學時上的第一堂新聞課,教授就告訴大家,每個新聞都一定要有新聞價值,而新聞價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新聞要夠

“出眾”

當時教授引訴新聞界的名句

“狗咬人不是新聞,而人咬狗就是大新聞”

這句名言被港劇《導火新聞線》拿來做某天的新聞頭版,當時我心裡是啼笑皆非,但卻深知多可悲的現實。

但昨日,我看到另一面的社會新聞,其實社會新聞能報導好人好事。

9歲癌症末期病童恐無法圓當警察的夢,但冷酷的城市依然存有溫情,在他生命倒數的階段中,他如願穿上警服坐上警車,“如願”完成長大的夢。

看着瘦小的他笑的如此燦爛,堅決要自己站立向各位警官致敬,無懼的面對媒體的鏡頭,心裡五味雜陳。

但我堅信那會是男孩和家人美好的回憶,就算一天男孩不敵病魔離開,他短暫的一生會因為昨日而美好,家人日後的回憶裡,也有了除了病痛外微甜的回憶。

而現今的社會,正好缺乏了這樣的微甜。

回想起大學時,一位在我心目中也是理想型的教授一直在上課時勸導我們這些未來媒體人,一定要用不同角度看這個世界,新聞不一定是惡訊,盡量多報導美好的事物,為這個社會帶來點新的生氣,這才是媒體應該多倡導的。

現在回想,我也應該做多點做這樣的報導,願能為這社會帶來美好的生氣。


與大家共勉之,每個人多做一些好人好事,這個世界一定能更加美好。

2015年4月4日

不忍 2015年4月4日

記者心歷過程之不忍。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情感之上的人,很容易被周圍氣氛給感染,尤其是悲傷的氣氛,經常無法控制地隨氣氛而傷感。

漸漸的,我在社會新聞組也邁入第5個月,留守各各醫院的停屍間已成為我工作上的需要,在停屍間看過最多的不外乎生離死別。

遺孀捨不得愛人痛哭,白頭人捨不得兒女拭淚,兒女捨不得雙親悲耗,彼此之間用擁抱慰藉;種種皆入我眼,情緒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到今日漸漸平靜。

當我正以為自己能夠拿出專業面對傷感氣氛,怎料一宗家庭倫理悲劇又讓自己陷入家屬情緒中。

在看着憔悴的母親心疼的望著年幼的女兒無助的躺在病床上,輕輕的用手安慰幼女別怕,然而自己卻偷偷轉頭抹掉眼淚。

這一幕幕突然讓我心生不捨,將一早準備好的問題都吞回嘴裡,突然不想因自己的職業再次打擾傷感的家屬。

當下我選擇站在一旁靜靜聆聽他們的對話,用最不打擾人的方式完成工作,直到被家屬發現後表明身份後低頭道歉離開,不想自己再為此事添亂。

或許這樣的做法有些不敬業,但我暫時仍無法突破心理關口,用言語喚起家屬的痛來完成自己的任務。

一而言之,我離專業的社會新聞記者還有一段漫長的路。

與大家共勉之,欲達成夢想,就必須有面對困難的準備,若跌倒了就繼續爬起來,總有抵達終點的一刻。


ps:昨天讓自己心碎的新聞。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17395?tid=1